文章详情
城院首页

关于做好国庆中秋假期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

单位

为切实做好国庆中秋假期校园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确保广大师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扎实开展假前校园安全大检查

各单位要在假期开始前,集中开展一次全面、深入、细致的校园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一)消防及用电安全

1.检查是否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体系,落实各级各岗位人员消防安全责任各岗位人员是否熟悉消防安全岗位职责,掌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及“四懂三会”(四懂:懂火灾的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火灾的报警方法、懂火灾的扑救方法;三会:会使用消防器材、会组织疏散逃生、会扑救初期火灾)内容和技能。(责任单位:各学院、各处室)

2.检查教学楼、图书馆、实训室、学生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有效,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是否存在吸烟、违规使用明火及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电线等情况。(责任单位:各学院、各处室)

3.灭火器、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行。责任单位:安全保卫处

4.校内施工实施电焊、气焊、切割、使用喷灯等明火作业是否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落实现场安全监管(责任单位:校园施工项目部门)

5.电动自行车是否按指定区域集中停放,是否存在违规入楼或私拉乱接电线、飞线充(责任单位:各学院、各处室)

6.检查所属区域的供电线路、配电箱、开关插座等用电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线路是否老化、破损,是否存在超负荷用电、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情况。办公场所电脑等其他用电设备下班后、假期中要做到关机、断电。(责任单位:各学院、各处室)

7.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用电管理,检查学生宿舍是否存在违规使用热得快、烹饪厨具等电器及私拉乱接电线现象。要提醒学生放假离校前拉下宿舍配电箱电闸、拔下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用电设备。(责任单位:各学院)

)其他方面

1.检查建筑墙体、屋顶、外墙瓷砖、涂料、装饰构件是否存在空鼓、开裂、脱落、高空坠物风险;楼顶悬挂物和各类标牌、空调外机等外挂设施安装是否稳固;施工围挡、防护网的设置是否牢固。(责任单位:总务处)

2.检查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设施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有效,是否按要求定期检修、维护保养(牵头单位:教务处 责任单位:各学院)

3.检查校园内的体育设施、健身器材等是否安全可靠,是否存在损坏、老化等情况是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责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4.加强校园施工安全管理。深刻汲取近期建筑施工重大及典型较大事故教训,压实各方责任,提升隐患排查质效,杜绝为抢工期、赶进度导致冒险作业、野蛮施工行为,加强分包、劳务队伍一体化管理,加强关键工序实施前隐患排查,确保施工安全。(责任单位:总务处)

5.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检查,配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治安环境食品安全卫生等问题,确保校园周边安全稳定。责任单位:安全保卫处

二、落实“1530”安全工作机制

严格落实“1530”安全工作机制

即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牵头单位:学生工作处 责任单位:各学院

)召开假期安全主题班会

各班级要在国庆中秋放假前召开一次假期安全主题班会,辅导员(班主任要通过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溺水、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出行安全等方面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三无车辆、超载车辆;不私自到江河湖泊等水域游泳、戏水,防止溺水事故发生;注意用火用电安全,不玩火、不随意触碰电器设备;不购买、食用无质量保证、过期食品;外出游玩时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到危险区域游玩,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向家长、老师或相关部门求助。牵头单位:学生工作处 责任单位:各学院

(三)假期安全教育提醒

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渠道,向师生发布假期安全提示,提醒师生注意假期期间的安全事项。安全提示内容要涵盖交通安全、防溺水、消防安全、出行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确保师生知晓并遵守。牵头单位:安全保卫处 责任单位:各学院

三、做好假期学生去向管控和管理服务

(一)全面掌握学生去向

要掌握学生的假期去向、联系方式、返回时间等信息避免因放假导致学生处于监管真空地带于离校回家或外出旅游的学生,要提醒学生注意途中安全外出游玩避开人流量高峰假期结束后,要认真统计学生返校情况,对延期返校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弄清楚学生未返校原因和预计返校时间。责任单位:各学院

(二)做好留校学生管理服务

安排专人负责留校学生的安全工作。要加强对留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醒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私自留宿外来人员。同时,要关心留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牵头单位:学生工作处、总务处 责任单位:各学院

(三)强化家校协同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假期去向。对于离校回家的学生,要提醒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到家情况,确保学生安全到家;对于外出旅游的学生,要提醒家长加强对学生的监管,确保学生出行期间安全。责任单位:各学院

四、做好心理问题学生跟踪帮扶

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筛查、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台账,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问题原因,制定针对性的疏导方案,安排专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扶,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情绪不稳定、有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并配合家长做好学生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工作。牵头单位:学生工作处 责任单位:各学院

五、深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

紧紧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拒做电诈“工具人”两项重要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危害通过真实案例宣讲财产损失、心理创伤与信任崩塌等严重后果,让学生提升学习自觉和防范自觉。深刻剖析“网络刷单”“网络游戏”“冒充客服退款”“冒充公检法”等涉学生群体高发案件,揭露诈骗手法和套路,讲清识骗防骗技巧,普及配合预警劝阻、骗后补救措施等知识,筑牢反诈思想防线。普及《反诈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重点宣讲参与租售“两卡”及网络账号、“跑分”洗钱、引流推广、提供虚假网站和APP服务、搭建联网和通讯设备等涉诈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曝光青少年被高薪诱惑偷渡出境参与涉诈活动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典型案例,避免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帮凶。宣传推广96110预警劝阻电话、12381预警短信、“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八个保护群众电信网络安全的反诈工具,教育学生接听96110来电或查看12381短信内容,指导学生安装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牵头单位:安全保卫处 责任单位:各学院

、严格值班值守,进一步提高应急能力

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24 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坚决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能够有效应对,及时处置。各级值班人员要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影响。

安全保卫处   

202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