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永赓续,钢城铁垒筑千秋——我校开展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教学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教育厅《大中小学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工作方案》的文件要求,扎实推进大中小学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落地见效、走深走实,我校于2025年10月中旬圆满完成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大中小学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教学活动。
一、集体教研聚智慧 深耕课堂育新人
10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教师开展了专题学习研讨会,集中研学《大中小学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工作方案》。本次学习研讨紧扣方案核心精神,围绕“探理明意”“追根溯源”“廓清认知”“笃实践行”四个关键议题层层深入。教师们聚焦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展开了热烈而深刻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爱国和国防教育的内涵实质,不仅要讲清理论逻辑和历史脉络,更要有效回应学生思想关切,廓清模糊认识,引导青年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坚定理想信念。

二、专题授课全覆盖 铸魂育人固根基
在前期各教研室精心组织集体备课、反复磨课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紧扣“析爱国之理,敢挺膺担当”这一核心主题,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了“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融合思政课”专题集中授课活动。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紧密围绕教材第三章“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的核心内容,组织并实施了一系列专题教学活动。在授课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们通过深入的理论阐释与鲜活的案例解析,系统梳理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与时代要求,聚焦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牢固把握:在新时代,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深化学生的理论认知,激发其真挚的爱国情感,并引导其将爱国之心、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自觉担当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扣新时代国家安全与发展全局,深度聚焦当前大国博弈新态势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教研室通过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与“百年变局下的风险挑战”,引导学生辩证把握机遇与挑战、开放与安全、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教学中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科技自立自强、总体国家安全观等鲜活案例,强化学生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政治认同,锻造其以全局视野洞察时局、理性应对国际复杂形势的核心素养,筑牢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思维根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聚焦学深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厚植爱国情怀、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的系列重要论述,通过理论溯源、现实观照与价值引领,系统阐释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意义。教研室将重要讲话精髓深度融入教材体系,以百年变局下西方遏制围堵、科技霸权等典型案例为镜鉴,引导学生深刻认知“爱国是立身之本、安全是发展之基”的辩证关系,强化对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与实践自觉,为培养胸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夯实思想根基。

三、六秩薪火传匠心 艺术思政育新人
我校创新开展艺术思政课,作为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以“艺术为桥、思政为魂”,深度融合艺术与思政教育,通过沉浸式舞台剧、多媒体展示等形式,生动再现胶东革命斗争史。学生在红色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筑牢国家安全意识,立志成为技能精湛、忠诚奉献的时代新人。

此次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教学活动,是学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创新性实践,也是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生动成果,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意识与责任担当,取得扎实成效。未来,学院将系统总结成功经验,持续探索爱国和国防主题教育的创新路径与载体,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向纵深发展。